《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》赏析
作品赏析 - 山水
此幅墨色山石作品,锺正山用林则徐当年虎门销烟的一句豪言壮语“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”为题跋,表现了巨石山的凛然气概。画中的用墨,浑厚华滋、墨深淋漓、重叠不乱、阴阳晦明、层次分明、变幻奇谲、苍润浑厚、笔酣墨饱;丰富多彩的笔墨别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感。。。
这幅《山水》以泼彩为主,说到泼彩山水,大家想必联想起张大千,张大千的泼彩是受唐人泼墨和敦煌重彩山水的启发而来,带有一股豪纵之气。而锺正山的这幅《山水》,主要是借鉴西方抽象派绘画和印象派色彩。。。。
《山水》赏析
云山万里为中国绘画中常见的题材,早在唐代便已出现。据载,李思训曾穷三月时间绘嘉陵江三百里的景象于壁上,后来唐玄宗命吴道子在大同殿绘同一题材,一日即成,两者相较,各有千秋。北宋年青画家王希孟则以青绿山水的形式创作了《千里江山图》卷。锺正山的《云山万里》是这类题材作品中风格独具,别开生面的一幅佳构。。。
《云山万里》赏析
好的作品需要细细打磨。时隔三年,2006年锺正山再次创作了《壁立千韧无欲则刚》。此作依旧以林则徐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”之句为题。画家决心不减,仍要以修炼艺品的坚韧态度细细打磨这件寓意非凡的作品。而相较于前作,宏伟山岳坚韧而威严的气势更甚。若说前作的山河是生机和肆意张扬般的热烈决心,那么此时的雄山峻岭已然屹立于世间,不为尘世所困。。。
《壁立千韧无欲则刚》赏析
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”出自清代林则徐的《对联》,海洋之所以可以浩瀚无边,是因为其包容而能容纳一切河流,悬崖之所以可以屹立不倒,是因为其刚强而不被世俗的欲望左右。屹立于人间,人必须要有如河海山川一般坚韧的品质。所谓厚德载物,人在世间必要不断打磨自己,修炼品格,犹如自然万物的智慧一般。中国文化传统对艺术家的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。。
《壁立千韧无欲则刚》赏析
“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竟折腰。”1936年,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袁家沟,为了视察地形,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山塬上,当“千里冰封”的祖国河山展现眼前时,他不禁感慨万千,诗兴大发,欣然提笔写下了《沁园春·雪》这首豪放之词。锺正山借助毛泽东诗意创作了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向我们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。。。
《江山如此多娇》赏析
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,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。从遥远的古代起,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、生息、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,共同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贡献自己的才智。中华各民族儿女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,它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。。。
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耀世界》赏析